【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的由是翻译】一、
《孟子·告子上》中有一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关于“义利之辨”的论述,强调人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应当选择道义而非贪图生存。其中“由是”是一个关键的文言词语,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整句话的意思。
“由是”在古文中通常表示“因此”、“由此”或“从这个道理”。在这里,“由是”可以理解为“按照这个道理”或“根据这个原则”。整句话的意思大致为:“按照这样的道理(即坚守道义),即使可以保全生命,也不去做违背道义的事。”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由是”的具体含义和用法,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词汇进行对比分析。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常见解释 | 在本句中的意思 | 翻译示例 | 举例说明 |
由是 | 因此、由此、从这个道理 | 根据这个道理 | “由是”可译为“因此”或“根据这个道理” | 如:“由是而生”意为“因此而生”,即“因为这样而活着”。 |
则 | 就、便 | 表示顺承关系 | “则生”可译为“就能活命” | “由是则生”即“由此就能活命”。 |
生 | 生存、活着 | 动词,指保持生命 | “则生”即“就能活命” | 如:“舍生取义”即“舍弃生命,选取道义”。 |
而 | 连词,表转折 | 表示“却”或“但是” | “而有不用也”即“却不去使用” | 表达一种让步或转折的语气。 |
不用 | 不去使用、不采用 | 表示拒绝或放弃 | “而有不用也”即“却不去使用” | 指虽然有能力或机会保命,但选择不这么做。 |
三、结语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对道德操守的高度重视。他主张人应以义为先,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坚持正义,不因求生而失节。而“由是”作为关键的文言虚词,在这里起到了连接逻辑、引出结论的作用,是理解整句思想的重要切入点。
通过上述表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掌握“由是”这一词语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