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是什么意思?】“房谋杜断”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在治理国家、谋划大事时的默契配合。其中,“房谋”指的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房玄龄,他以智谋著称;“杜断”则是指另一位名臣杜如晦,他以决断力强而闻名。两人共同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初期的重要政治搭档。
一、
“房谋杜断”出自《旧唐书·房玄龄传》,原意是说房玄龄善于出谋划策,杜如晦善于判断决策,二人相辅相成,共同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在团队合作中,有人负责策划,有人负责执行,形成互补的高效组合。
这一成语不仅用于历史评价,也常被引申为现代职场或管理中的协作模式,强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重要性。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房谋杜断 |
出处 | 《旧唐书·房玄龄传》 |
含义 | 比喻两人在谋划与决策上的完美配合 |
房谋 | 房玄龄,擅长谋略、出谋划策 |
杜断 | 杜如晦,擅长决断、果断执行 |
背景 | 唐初重要政治搭档,辅佐唐太宗 |
现代引申 | 强调团队协作中“谋”与“断”的结合 |
使用场景 | 历史评价、企业管理、团队合作等 |
三、结语
“房谋杜断”不仅是对古代贤臣的赞美,更是对现代团队协作理念的一种肯定。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分配“谋”与“断”的角色,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实现更高质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