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苏武牧羊》是出自《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一段故事,讲述了西汉时期使者苏武在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不屈服于敌人的威逼利诱,最终得以归汉的感人故事。本文将对《苏武牧羊》的原文进行翻译,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节选)
翻译总结: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的功绩而担任官职,兄弟几人都做了郎官。他奉命出使匈奴,却因匈奴内乱被扣留。面对匈奴的威胁和诱惑,苏武始终坚持气节,拒绝投降。他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历尽艰辛,最终回到汉朝。
二、文言文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句子 | 现代汉语翻译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苏武,字子卿,年少时因父亲的功绩而被任命为官,兄弟几人都做了郎官。 |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 正好缑王与长水虞常等人在匈奴境内策划反叛。 |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 暗中一起谋划,打算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 |
事觉,吏请举兵诛之。 | 事情败露后,官吏请求发兵诛杀他们。 |
武曰:“岂有此理?吾当死。” | 苏武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我应当死。” |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 匈奴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于是把苏武关进地窖里,不给他吃喝。 |
数月,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 多个月后,苏武躺着,啃食雪和毡毛一起吞下。 |
后,匈奴使来,愿与汉和亲。 | 后来,匈奴派使者来,希望与汉朝和亲。 |
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于是派遣苏武带着符节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
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 到达匈奴后,单于让卫律召苏武接受审讯。 |
武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今欲使我降,不如死。” | 苏武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现在想让我投降,不如死了算了。” |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 匈奴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于是把他迁到北海没有人烟的地方。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苏武到了北海后,粮食不供应,就挖野鼠吃草籽。 |
剑斩,杖击,终不可夺。 | 用剑砍,用杖打,始终无法改变他的意志。 |
十九岁,始得归。 | 经历了十九年后,终于得以返回汉朝。 |
三、总结
《苏武牧羊》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忠诚、气节与坚韧精神的典范。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信念,不屈不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篇文章通过文言文的形式,生动地刻画了苏武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汉代与匈奴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上述翻译与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苏武牧羊》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