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补能“新宠”泡菜汁是啥 专家不建议普通人尝试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4年德国欧洲杯上,英格兰后卫特里皮尔在比赛中一度出现抽筋症状,队医给了他一瓶泡菜汁,饮用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泡菜汁是什么神奇饮品?口感如何?又有着怎样的功效?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李丽介绍,运动员用来补能的泡菜汁(泡菜水)并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泡菜汁,而是一种特殊的高碳水化合物饮料与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液。与传统电解质饮料相比,泡菜汁除了富含钾、钠等电解质,还含有醋、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成分。有研究表明,喝泡菜汁的运动人群肌肉痉挛现象在85秒内能够消除,比单纯喝水的运动人群用时减少37%。不过,泡菜汁的口感较为特殊,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接受不了。
运动员缓解抽筋,泡菜汁成“良药”
欧洲杯小组赛英格兰与塞尔维亚之战,英格兰后卫特里皮尔饮用泡菜汁,以此缓解身体疲劳和抽筋症状。今年法网公开赛男单半决赛后,西班牙球员阿尔卡拉斯曾透露,决胜盘前特意要来一瓶泡菜汁喝下,有效缓解了当时的抽筋症状,“(抽筋)几乎立刻就消失了。”最终,阿尔卡拉斯3比2淘汰了辛纳,随后在决赛中战胜兹维列夫,职业生涯首夺法网男单冠军。
在大满贯赛事间隙,阿尔卡拉斯用泡菜汁补充能量。 视频截图刚刚结束的温网男单决赛,阿尔卡拉斯3比0击败德约科维奇,成功卫冕。他成为公开赛年代第6位法网和温网背靠背夺冠的男球员。在温网比赛期间,泡菜汁依然是阿尔卡拉斯补能的好方案。
相比香蕉、电解质饮料等传统补能方式,泡菜汁越来越被运动员所接受,也成为很多运动员的必备品。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李丽介绍,运动员用来补能的泡菜汁(泡菜水)并不是大家日常理解的泡菜汁,而是一种特殊的高碳水化合物饮料与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液体的混合液。与传统电解质饮料相比,泡菜汁除了富含钾、钠等电解质外,还包含有醋、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成分。醋中的乙酸在摄入人体后能触发神经反射,能降低α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的肌肉痉挛。
李丽称,有研究表明,喝泡菜汁的运动人群肌肉痉挛现象在85秒内能够消失,这比单纯喝水的运动人群用时减少37%,比什么都不喝的运动人群用时减少45%,这也为泡菜汁在缓解肌肉痉挛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此外,泡菜汁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提高运动员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吸收营养、提高运动表现。同时,泡菜水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也能减少运动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疲劳。
李丽介绍,英国某足球俱乐部的一项实验显示,饮用泡菜汁的球员在比赛后的疲劳恢复速度比对照组更快,且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明显减轻。
不过李丽也提醒,泡菜汁是通过发酵制成的,在腌制过程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也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问题,这取决于泡菜的腌制时间和方法。“由于泡菜汁主要是在运动时饮用,用于缓解疲劳和防止肌肉痉挛,而不是日常大量饮用,因此亚硝酸盐摄入的风险可能相对较低。”李丽建议在饮用前了解泡菜汁的制作及保存情况,并避免长期大量摄入,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西班牙女子网球运动员巴多萨也曾在比赛间隙喝泡菜汁。 视频截图泡菜汁口感特殊,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泡菜汁虽具有较强的补能功效,但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并不合适。李丽表示,泡菜汁的口感较为特殊,对不习惯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影响其接受度和饮用意愿。
2019年澳网,美国球员蒂亚福一路打进8强,赛后透露泡菜汁在墨尔本的高温下帮了大忙,“我感觉要抽筋了,于是喝了一些泡菜汁,用尽一切办法让我的身体坚持下去。至于它的味道,糟透了。”
对大多数运动爱好者而言,普通运动饮料就可以满足日常运动后的补能需求。夏季高温期间运动,人体会因为大量出汗而导致电解质流失,出现电解质失衡、肌肉痉挛、疲劳等问题。摄入含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有助于补充汗液电解质的丢失,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耐力运动能力,而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维持神经肌肉功能和心血管健康也至关重要。
运动饮料含有与人体体液相似的盐分和糖分,能够迅速补充运动中消耗的能量和矿物质。这类饮料通常含糖比在5%-8%之间,可溶性颗粒比例与人体接近,有助于快速吸收。所含的电解质可快速补充汗液中丢失的钠、钾,有助于水在血管中停留,使机体得到更充足的水分,从而能使人迅速恢复体能,消除运动后的疲劳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运动饮料。运动饮料中的钠离子和咖啡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其中的烟酸等成分一旦超出人体耐受量可能会引起不适。此外,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应尽量少喝或不喝运动饮料,其中的电解质容易加重血液、血管、肾脏的负担,给心脏增加负荷。
专家介绍,如果运动量不大,不建议饮用运动饮料,适当补充盐水就足够补充机体所需。只有当运动量较大,运动时间较长,汗液流失较多时,运动饮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补充运动饮料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体内离子浓度波动幅度过大。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赵琳
查看原图 2.8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