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什么

2025-11-03 18:58:19

问题描述: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什么,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8:58:19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什么】“燕然未勒归无计”出自北宋词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边塞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该句表达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对家乡的思念与无法归去的无奈之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

一、典故来源

“燕然未勒”这一表达源自东汉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将军窦宪率军北击匈奴,大败敌军,并追至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此战之后,窦宪因功高盖世,被封为冠军侯,史称“燕然勒功”。

“勒”意为刻字,“燕然未勒”即指尚未在燕然山上刻下功绩,意味着尚未完成使命或未能建功立业。在范仲淹的词中,“燕然未勒”象征着将士们虽有报国之志,却未能建功立业,因而“归无计”,即无法返回故乡。

二、典故意义

“燕然未勒归无计”不仅是对当时边塞将士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功名与乡愁之间的矛盾情感。它既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也透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出处 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原文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典故来源 汉代窦宪北击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
“燕然未勒”含义 尚未完成功业,未建功立业
“归无计”含义 因未建功,无法归乡
作者情感 表达将士的思乡之情与报国无门的无奈
文化意义 展现了古代边塞诗中常见的忠君爱国与人生感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燕然未勒归无计”不仅是一句诗词,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感,是理解古代边塞文学的重要切入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