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善则拜的上一句是什么】“闻善则拜”是一句出自《论语》的经典语句,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听到别人有好的言行时,能够虚心接受、诚心敬重。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提倡的谦逊与向善的精神。
那么,“闻善则拜”的上一句是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来明确答案,并深入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和含义。
一、
“闻善则拜”出自《论语·述而》篇,原文为: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但“闻善则拜”并非直接出自《论语》,而是后世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引申表达,常用于形容人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乐于学习的态度。
不过,在一些古籍中,“闻善则拜”确实出现在某些文献中,如《汉书·董仲舒传》中就有类似表述:
> “闻善则拜,闻恶则改。”
因此,可以认为“闻善则拜”的上一句是“闻恶则改”。
这一对句式表达了一个人在面对善与恶时应有的态度:听到善言就应恭敬接受,听到恶行则应反省改正。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出处/来源 | 上一句 | 含义解释 |
| 闻善则拜 | 《汉书·董仲舒传》 | 闻恶则改 | 听到善言就应恭敬接受,体现谦逊与向善精神 |
| 闻恶则改 | 《汉书·董仲舒传》 | — | 听到恶行应反省并改正,体现自我修养 |
三、延伸理解
“闻善则拜,闻恶则改”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道德完善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接受批评,积极改正不足。
结语:
“闻善则拜”的上一句是“闻恶则改”,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修养观。通过理解这句古语,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谦逊品质和自我提升意识。


